北京時間7月19日,女籃亞洲杯半決賽在緊張的較量中落幕。中國女籃在比賽中表現(xiàn)欠佳,以81-90的比分遺憾敗給了日本女籃,無法晉級決賽。這一結果立即引發(fā)了外界的廣泛關注和熱議。
尤其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第三節(jié)比賽,日本女籃發(fā)動了一波17-3的攻勢,令中國女籃陷入了無人能解決問題的尷尬境地。雙塔戰(zhàn)術的效果并不顯著,而外線投籃的持續(xù)低迷更是雪上加霜。這場比賽的失利無疑成為了本次女籃亞洲杯最大的冷門。
賽后,中國籃協(xié)在官方社交媒體上確認了這一結果,并表示在剛剛結束的2025FIBA女籃亞洲杯半決賽中,中國女籃未能戰(zhàn)勝日本隊,遺憾地未能晉級決賽。這一消息讓大量的球迷感到不滿,尤其是在主場失利的情況下。
對于比賽中的種種表現(xiàn),有球迷開始質疑主教練宮魯鳴的戰(zhàn)術布置和人員調配。他們問,宮指導在中場休息時布置了什么樣的戰(zhàn)術?為何在張子宇的卡位技巧尚未教到位時就急于讓她上場?宮魯鳴的戰(zhàn)術是否過于單一?他是否應該為這場失利負全責?
作為一位資深教練員,宮魯鳴的執(zhí)教風格一直備受爭議。有球迷調侃道,宮魯鳴是不是那種讓王思雨只能打打替補的神級教練員?
對于未來的發(fā)展,許多球迷和專家都認為,除了依賴隊員的身體條件外,更重要的是基本功和戰(zhàn)術配合。他們建議尋找有經驗的外籍教練來執(zhí)教青訓,以提升青訓水平。此外,上屆比賽的勝利雖然有驚無險,但對手的三分球能力較強,而我們缺乏有效的應對策略,教練組在此方面責任重大。
對于宮指導而言,他需要虛心接受批評和建議。僅僅依靠張子宇等個別球員是無法讓中國女籃成為世界強隊的。未來的發(fā)展需要像李月汝和韓旭這樣的雙塔組合,但同時也需要其他球員的成長和配合。此外,對于李夢等球員的棄用以及戰(zhàn)術選擇的自大性也引起了廣泛的爭議。
從球迷的評論中可以看出,大多數人對于主場失利無法短時間內接受。而宮魯鳴的用人和戰(zhàn)術體系也受到了較大的質疑。然而,從結果導向來看,這支中國女籃隊伍建隊僅3個月,無法在短時間內形成強大的戰(zhàn)斗力是可以預見的。但具體是否達到負全責的地步則見仁見智。
盡管女籃亞洲杯的結果令人遺憾,但它并不會影響中國女籃在奧運會上的名額。李月汝仍在WNBA打球,張子宇只有18歲,整體核心框架仍然清晰。然而,后衛(wèi)線的處理球能力和投籃的穩(wěn)定性仍需進一步提升。未來仍有無限可能,希望中國女籃能夠吸取教訓,不斷進步。